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16集
43:30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講述《百年佛緣》當中的〈我與大陸佛教的因緣〉。 一、弘法探親團。一九八九年大師帶領的「弘法探親團」,是大師離開大陸四十年後,首次再踏上故鄉的土地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15集
45:05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講述《百年佛緣》當中的〈但開風氣不為師─我對佛教有些什麼創意〉。 星雲大師是個創意大師,為佛教作了許多的第一。首先是音樂方面:用音樂弘法,著手作詞,邀請專家譜曲,到各種場所傳唱,並把佛教歌曲推進到電臺播放,甚至世界巡迴表演梵唄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14集
44:05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講述《百年佛緣》當中的〈佛光人的救苦救難〉。 佛光山對外並不強調慈善救濟工作,因為星雲大師的理念認為:第一、作慈善是出家人的本分事;第二、不能用他人的苦難來突顯我們的慈悲。事實上佛光山不斷的「以慈善福利社會」的宗旨為社會服務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13集
44:20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繼續講述《百年佛緣》當中的〈我對佛教的寧靜革命〉。 延續上集提到的教產革命,提到為了弘法利生和社會公益,佛教應擁有正當的經濟生活,但寺院的財富也要有制度化的管理辦法。傳統佛教寺院的經濟來源有十個方面:法會油香、經懺佛事、四事供養、化緣為生、房屋收租、書畫藝術、法物流通、素食餐飲、弘法事業、觀光朝聖。大師針對各點提出他的看法以及改善方式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12集
45:20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繼續講述《百年佛緣》當中的文章。 首先延續上集行佛篇的〈我對佛教的寧靜革命〉。星雲大師依據太虛大師「三種革命」的理念與自己的思相結合,以「寧靜革命」的方式實踐。在上集提到教理革命方面有八點,這一集提到在教制革命有七點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11集
44:50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繼續講述《百年佛緣》當中的文章。 首先延續上集文教篇裡的〈我提倡讀書會〉。大師一生與書結了不解之緣,如佛光山的土地及殿堂,都是大師著寫的書的版稅買的。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把佛光山看成鋼筋水泥,而是書本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10集
44:25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講述《百年佛緣》當中的幾篇文章。 首先談到生活篇裡的〈我就這樣忍了一生〉。作一個出家人需要具備很多美德,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忍耐的性格。大師說忍是解決萬事的爭端,是他的逆增上緣。忍耐不但是力量,也是智慧。大師一生遇到很多事情都在忍耐,並說無論什麼事,為了佛教,沒有不能忍的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9集
43:15
星雲大師傳單元,本集講述《貧僧有話要說》中最後第四十說,以及另一套大師自述的傳記《百年佛緣》。 第四十說:〈最真誠的告白〉。這篇文章其實是大師把他這一生為佛教作了什麼,對大眾說明。最後以「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;問我一生何所求,平安幸福照五洲。」一偈來總結其一生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8集
43:20
星雲大師傳這個單元,本集為大家講《貧僧有話要說》中的第三十九說,以及最後第四十說。 第三十九說:〈我要創造「人生三百歲」〉,這裡人生三百歲指的是在精神意義上能到達三百歲。大師從二十歲開始工作,六十年來每一天都作五個人工作量,因此六十乘五等於三百歲。大師的「人生三百歲」,主要希望勉勵人:能夠勤勞、愛惜時間,不要敷衍拖延,消磨時光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7集
44:40
星雲大師傳這個單元,本集為大家講《貧僧有話要說》中的第三十七說、第三十八說,以及第三十九說。 第三十七說:〈我一生「與病為友〉,提到大師對於疾病的態度有五點:一、疾病臨身,正知正見面對。二、生死平等,無須恐怖畏懼。三、與病為友,生死置之度外。四、從生老病死至老病死生。五 修道人帶三分病好發道心,疾病為修道增上緣。
-
悠遊人間法海-星雲大師傳 第6集
45:00
星雲大師傳這個單元,本集為大家講《貧僧有話要說》中的第三十說、第三十五說,以及第三十七說。 第三十說:〈我訂定佛教新戒條〉,提到大師因應當代的因緣,為佛光山訂立了「佛光新戒條」,為大家講述當中的「十要」及「十不要」。
- Next Page